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是对待真理和自然的态度
文/饶毅 编/先知书店 第一点需要说明,中国流行一百多年的一种说法:“中国古代有很好的科学传统,到明清后中国科学落后于西方”,是误传。误传含有善意的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内忧外患,国人希望中国强大
文/饶毅 编/先知书店 第一点需要说明,中国流行一百多年的一种说法:“中国古代有很好的科学传统,到明清后中国科学落后于西方”,是误传。误传含有善意的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内忧外患,国人希望中国强大
文/吴晓波 他姓马,也是一个“马某”,地道的杭州人,属兔,快60岁了。 这个年龄的人都赶上了文革,他初中没读完就进余杭的一个农场当了工人。1981年,自学考进了金华的一家师专,毕业后回到杭州当小学老
文/易桂鸣 司徒雷登的名字,至今仍然在中国使人产生联想。这位1946年至1949年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在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一文,被定义为“完全失败的美国侵略政策的像征”。 别了中国之后,
文/萧功秦 在中国当代社会变迁过程中,有两种人对于现代化的发展承担着特殊的社会功能,一种人是新兴的知识型的中产阶级,另一种是人是具有道德批判的话语权力的知识分子。本文试图对这两类人的特点作一简略的分
如果一个人不需要服从任何人,只服从法律,那么,他就是自由的。这样说无论如何都不过分,那就是,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和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赫胥黎是20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美丽新世界》。 赫胥黎出生于英国的名门望族,这个家族几代人都不同程度地在生物学、生理学、历史学、人类学、文学、教育学和政治等几个主要领域中做出
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杨绛
文/萧功秦 “左右”愤青立场不同但思维相似 早在文革后期,我在上海市郊当工人时,有一次参加厂里组织的支持某国革命运动的大游行。这时突然一辆奶罐车闯进我们浩浩荡荡的队伍,游行者中一些人顿时愤怒起来,“
文/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 松弛感,可以理解为处理应激事件的一种态度或能力,它的内核其实是稳定的情绪,以及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将松弛感放到家庭关系当中时,它的本质是指遇到事情时每个家庭成员积极的思维方式
文/吕嘉健 了解什么是错的会给你带来强韧性,不了解则带来脆弱性和投机性,但不必因此而害怕,你要设法在错误的情况下也不会受到伤害。—— 塔勒布:《反脆弱性》 经典案例的研究表明认知主体对对象物至少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