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瑾:内卷时代,消费趋势何处去?
文/徐瑾 这个夏天,你抢过免费奶茶吗? 刚刚过去的外卖大战中,看起来是平台在攻城略地,各个商家裹挟其中,订单暴涨的同时,利润难以同步。与此同时,“月薪两万吃不起x果园”等热搜依旧。 在消费降级成为超
文/徐瑾 这个夏天,你抢过免费奶茶吗? 刚刚过去的外卖大战中,看起来是平台在攻城略地,各个商家裹挟其中,订单暴涨的同时,利润难以同步。与此同时,“月薪两万吃不起x果园”等热搜依旧。 在消费降级成为超
文/许小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张锡金(Chang Sea-Jin)的《金融危机和韩国企业集团的转型》(以下简称《危机》)和世界银行的《创新的韩国》(以下简称《创新》),出版前后相距二十年,却共同勾勒
文/赵晓 有时候,生活中一件看似琐碎的事,就是一堂生动的经济学课。 宏伟弟兄今晨发来一段旧闻:“MSC荣耀号”(MSC Bellissima)邮轮疫情后的2024年中国首航,结果成了一场“饭灾”。豪
文/李海燕 1995年,日本GDP总量5.33万亿美元(世界银行数据),全球占比达到惊人的17.8%,是当时中国经济体量的7倍多。不仅总量惊人,日本的人均GDP继1966年突破1000美元后,持续增
文/郑永年 东亚经济体发展早期的“抓大放小” 在经济发展早期,东亚经济体的一大特点就是追求大企业,把企业做大做强。日本和韩国尤其典型,两国都是用组建企业集团的方式来追求经济增长和推进国家的现代化。企
文/吴靖 今日的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消费作为“三驾马车”之一,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核心词汇,“消费者”也成了每个公民的标签之一。法国学者安东尼·加卢佐所著的《制造消费者》带我们穿越历史的烟尘,揭示出2
文/张健康 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就像一颗流星划过中国思想界的天际,很快就被支持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洪流所淹没。 中国思想界首次接触到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应该是1902年严复翻译出版的《原富》。《原富
文/吴思 一、市场案例:“三刀两补” 我先介绍一种很有特色的市场,请读者给这种市场取个名字。 2018年,中国大陆出版图书的品种约50万,达到历史峰值。官方认为重复出版严重,要进行“总量调控”。于是
文/赵晓 随着中美战略关系重构、美元信用波动、技术铁幕升起、海权冲突频发,自由市场,这个曾被视为经济学“信仰核心”的制度安排,正在全球范围内遭遇系统性危机。如何审视其危机?需要超越“川粉”“川黑”之
文/李海燕 本文是日本房地产系列文章的第三篇。我们讨论日本房地产过去100年发展历程的时候,有一个无法回避且也很吸引人的问题。那就是:1980年代日本的房地产泡沫是如何形成的?这是一个无比庞大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