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面对令人错愕的现实 重温亨廷顿远见卓识的五大预言
文/孙立平 1993 年《外交》季刊夏季号发表了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文,他在文中提出了“文明冲突论”。三年后,亨廷顿出版了《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一书,对该理论进行了
文/孙立平 1993 年《外交》季刊夏季号发表了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文,他在文中提出了“文明冲突论”。三年后,亨廷顿出版了《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一书,对该理论进行了
文/维舟 1890年,梁启超进京赶考,归程途经上海,“从坊间购得《瀛寰志略》读之,始知有五大洲各国”。以梁启超的见识才学,竟然连今天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尚且不知,则当时普通国人对外部世界的闭塞可想而知
文/梁小民 什么是康熙的红票?一七〇六和一七〇八年,康熙派出两个由传教士组成的团去西洋,但一直未收到他们的任何信息。一七一六年在第一个团出国的第十年,内务府印出一份粉红色公文,或称公开信、寻人启事。
摘要:1929年胡适与国民党的“新文化运动”之争,是人权论争的尾声。一直自外于新文化运动的胡适首次以新文化运动者自居,抨击曾经的新文化运动策动者国民党一贯反对新文化运动,因而“反动”。国民党上海特别
文/雷立柏 一、白晋的东方之旅 17世纪和18世纪的法国产生无数的人才,其中一位与中国有特殊关系的人物是耶稣会会士白晋(Joachim Bouvet,1656-1730)。他能来中国是因为另外一位耶
文/雷颐 1853年,母丧回家守制的曾国藩,接到时任湖南巡抚张亮基转过来的咸丰皇帝上谕:“前任丁忧侍郎曾国藩,籍隶湘乡,于湖南地方人情自必熟悉。着该抚传旨,令其帮同办理本身团练乡民,搜查土匪诸事务。
文/刘刚 工业革命——问向中国 “工业革命”的彩蛋,何以未落到中国人的头上,而被英国人捡到了,难道这也要归功于那只“看不见的手”? 其实,这个问题,不光针对中国人存在,对于世界各国都同样存在,为什么
文/刘刚 清初有一波人口红利 乾隆时,中国有两个主要贸易国,英国最大,其次俄国,一南一北,正所谓“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缕”。 南口广州,北岸恰克图,从南到北,对中国形成通商压力,而清初诸帝,自“
文/老牌恶棍 1403年,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等人修编类书,要求“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4年之后,永乐大典定稿,朱棣亲
文/萧功秦 由于这种封闭状态下的文化自信与文化优越感,使中国的皇帝到臣民,都对外部世界的知识极度缺乏,由此造成的文化误判与战略误判,又进一步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这里可以讲一件当今绝大多数中国人很少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