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明:最后的大国
文/陈子明 保罗·肯尼迪的这本书总结了公元1500年以来大国兴衰的历史,并对”今后世界政治的格局”作了预言。他认为:第一,在最近的将来,没有任何国家可加入目前(1988年)由
文/陈子明 保罗·肯尼迪的这本书总结了公元1500年以来大国兴衰的历史,并对”今后世界政治的格局”作了预言。他认为:第一,在最近的将来,没有任何国家可加入目前(1988年)由
文/李晨旭 田赋是传统中国赋税和财政的主要来源,征收时由于人为拖欠与因灾缓征而产生积欠,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短少。中国历代王朝不同程度地存在田赋积欠,但没有一个朝代的田赋积欠像清代这样频率高、数额大,田
作者/亚当·斯密 翻译/谢宗林 人们的性格,和各种机巧的设计装置,以及公民政府的各种制度设施一样,或许适合增进,也或许适合阻挡个人以及社会整体的幸福。审慎、公正、积极、果敢坚决和酒色不沾的性格,不
作者/高全喜 最近几年我一直在强调一种关于中国问题的看法,那就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依然处在一个古今之变的转型时期,即从古典王朝社会到现代自由民主社会的转型远没有彻底完成,尽管这种转型是在遭受西
作者/托克维尔【法】 翻译/高牧 限制出版自由的困难——某些国家主张这种自由的特殊原因——出版自由是美国所理解的人民主权的必然结果——美国期刊使用的言词激烈——期刊有其特有的本性,以美国的例子来证明
文/叶克飞 共和国家的教育应当是提高人们的心智,而专制国家的教育所寻求的是降低人们的心智。 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 一切权力不受约束,必将腐败。 言语并不构成罪体,它们仅仅栖息在思想
文/徐贲 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退休教授 国家公民身份,就其核心而言,代表了一个由地理边界、法律框架和共同治理结构所界定的政治实体的成员身份。从历史上看,对国家的忠诚根植于对特定民族国家的忠诚,其
黄博,历史学博士,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暨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宋史与藏学的研究。著有《不与天下州府同:宋代四川的政治文化与文化政治》《如朕亲临:帝王肖像崇拜与宋代政治生活》《宋风成韵
文/叶克飞 从“只有一半人能读高中”的中考,到虽然学历贬值但仍极度残酷的高考,中国孩子面对的内卷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这种内卷并不仅仅考验孩子的智商和耐力,也考验家长。“拼家长”拼的也不仅仅
文/吴靖 今日的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消费作为“三驾马车”之一,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核心词汇,“消费者”也成了每个公民的标签之一。法国学者安东尼·加卢佐所著的《制造消费者》带我们穿越历史的烟尘,揭示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