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人民的道德败坏比拙劣的政府统治更有效导致破坏与毁灭
作者/亚当·斯密 翻译/谢宗林 人们的性格,和各种机巧的设计装置,以及公民政府的各种制度设施一样,或许适合增进,也或许适合阻挡个人以及社会整体的幸福。审慎、公正、积极、果敢坚决和酒色不沾的性格,不
作者/亚当·斯密 翻译/谢宗林 人们的性格,和各种机巧的设计装置,以及公民政府的各种制度设施一样,或许适合增进,也或许适合阻挡个人以及社会整体的幸福。审慎、公正、积极、果敢坚决和酒色不沾的性格,不
文/先知书店 就文化而言,中西方有很多不同。对“过错”认知的不同,一定是最醒目的一个。 每当出现大的灾难之后,中西方常会走向两个极端。 在中国,多以控诉为主。一切过错,都推给了“他者”——罪在前世、
作者/高全喜 最近几年我一直在强调一种关于中国问题的看法,那就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依然处在一个古今之变的转型时期,即从古典王朝社会到现代自由民主社会的转型远没有彻底完成,尽管这种转型是在遭受西
作者/托克维尔【法】 翻译/高牧 限制出版自由的困难——某些国家主张这种自由的特殊原因——出版自由是美国所理解的人民主权的必然结果——美国期刊使用的言词激烈——期刊有其特有的本性,以美国的例子来证明
文/叶克飞 俄国一直是一个“特殊之地”,西欧世界口中的“欧洲”,很多时候甚至并不包括俄国,俄国人对“西方”也有着相当复杂的情绪。 《俄国思想家》一书中写道:“俄国对西方的感受:一方面,是思想上的尊崇
文/叶克飞 共和国家的教育应当是提高人们的心智,而专制国家的教育所寻求的是降低人们的心智。 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 一切权力不受约束,必将腐败。 言语并不构成罪体,它们仅仅栖息在思想
最近几年,中美之间的关系走向了低谷,很多国人从来没去过美国,甚至从来未曾见过一个美国人,但是对美国的仇恨已经到了恨不得扒皮吃肉、挫骨扬灰的地步。美国真的有那么坏吗?今天来给大家简单列出一些美国对中国
文/徐瑾 这个夏天,你抢过免费奶茶吗? 刚刚过去的外卖大战中,看起来是平台在攻城略地,各个商家裹挟其中,订单暴涨的同时,利润难以同步。与此同时,“月薪两万吃不起x果园”等热搜依旧。 在消费降级成为超
文/许小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张锡金(Chang Sea-Jin)的《金融危机和韩国企业集团的转型》(以下简称《危机》)和世界银行的《创新的韩国》(以下简称《创新》),出版前后相距二十年,却共同勾勒
文/赵晓 有时候,生活中一件看似琐碎的事,就是一堂生动的经济学课。 宏伟弟兄今晨发来一段旧闻:“MSC荣耀号”(MSC Bellissima)邮轮疫情后的2024年中国首航,结果成了一场“饭灾”。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