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当代“复古”与“五四运动”再反思
作者: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今年迎来了“五四运动”100周年。自上世纪90年代以降,人们一改以往每年都会高调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做法,不仅越来越“低调”,而且在学术和政策领域出现
作者: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今年迎来了“五四运动”100周年。自上世纪90年代以降,人们一改以往每年都会高调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做法,不仅越来越“低调”,而且在学术和政策领域出现
作者:徐晓飞 4月30日,85岁的日本明仁天皇将正式退位,沿用31年的“平成”年号将于5月1日改为“令和”。除了日本天皇这一身份之外,明仁其实还是一名备受同僚们尊敬的生物学家。尤其是在专攻的虾虎鱼研
作者:徐静波 20多年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2018年再次来到日本。从羽田机场到东京市区,他一路上仔细观察沿途风貌,发现和20多年前毫无二致,不由得感慨道:“日本,真的失去了20年啊!”这种感慨,一直
作者:艾莎, CAO LI 中国王庆坨——这片农田看样子是种自行车的。上百辆蓝色和薄荷绿色的自行车成排码放在自称“自行车镇”的王庆坨的这片土地上。车正在生锈,只有偶尔的看管者和围栏里一群咩咩叫的山羊
作者:段伟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从科幻和未来图景回到现实,人工智能当下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数据智能兴起与解析社会的来临。当前的人工智能热主要得益于数
作者:许锡良 日本的宪法的成功,或许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一个国家最大的潜能来源于一个国家成功的公民教育。宪法无非是成就公民,并且保护公民。一个国家的政治,其实也不过如此。在公民教育面前,在宪法中所蕴含
作者:萧瀚 20世纪初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姆斯说过:“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不在于逻辑。”这句名言很大程度上道出了英美法的精髓,法的真精神若契刻在人们心中,必然会呈现在日常洒扫中,文字是否记录由
作者:邵鹏 科学家的职业操守 今天,科学的生态与二十世纪及更早的时期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家与工程技术人员身上所担负的责任,也由单纯的积累人类的知识,变得复杂起来。职业科学家的行为操守在工作中变得
作者:康昊 4月30日,在位三十年之久的日本天皇即将退位,皇太子德仁将在改元“令和”的第一天即位。天皇,这个讨论日本文化时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再度成为世界舆论的焦点。事实上,自十四世纪起直到近代以前,
作者:刘瑜 这是一个暴躁的时代。在微博上我见过几个经济学爱好者吵架,说起来也是真名实姓、有头有脸的人物,吵起来竟然也时不时冒出”你这个傻×””×××这个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