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经济民族主义之下的国家竞争
作者:郑永年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全球化之后,世界迎来了一波强劲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经济民族主义导致很多主权国家政府奉行贸易保护主义,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尽管人们可以谴责
作者:郑永年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全球化之后,世界迎来了一波强劲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经济民族主义导致很多主权国家政府奉行贸易保护主义,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尽管人们可以谴责
作者:斯洋 2019年10月1日是中共建政70周年。与此同时,美中关系也再次来到十字路口。中美建交40年后,美国对开始于尼克松时代的接触政策不再抱有希望,美中双边关系似乎进入更具敌意的时代。从最初的
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已超越国家的边界,核心技术层出不穷。任何民族想要拥有每一种核心技术,以便可以万事不求人,违反了经济全球化的真谛。 作者:文贯中(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美国三一学院
美中贸易战非但没有任何结束的征兆,甚至已经升级。与此同时,美中在其他敏感区域:香港、台湾、新疆和南中国海等问题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分歧。未来美中关系将走向何方? 曾在奥巴马政府时期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
作者:郑永年 中国新时期面临怎样的内外部风险?风险的根源无非来自两个方面,即内外客观环境的变化和应对策略的错误。总体看来,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所面临的内外部风险,仍然是围绕着十八大前后讨论多年的“
作者:王明远 前不久香港中文大学刘遵义教授在香港出席一个财经论坛时指出:贸易战对于中国而言,一个很大的风险是被世界孤立,被世界排除在外,被包括投资和贸易在内的多边秩序排除在外。今年以来在多个场合他也
作者:王缉思(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一直奉行对中国的两手政策:一手是交往与合作,另一手是防范与牵制。在经贸关系和人文交流领域,合作的一面比较明显;在国际安全和人权等问题上,防
本文节选自《美国研究》2019年第2期,原标题《选择国内战略 定位中美关系》,内容略有删减。 作者:达巍 国内战略取向是影响中美关系走向的重要因素。过去40年,中美两国国内战略取向的契合是中美关系取
作者: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 如果说前些年人们讨论得最多的是中美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近来随着两国之间贸易战不断恶化,人们思考的问题不再是会不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而是这个陷阱
作者:邓聿文(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 美中贸易战复战以来,中国向外释放的信号重新变得强硬。比如,中国外长王毅和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先后表示:中国不可能签署任何不平等、不平衡的协议;对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