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学英?日本只是想“做自己”
作者:萧西之水 伊恩·布鲁玛《创造日本》给1853年至1964年之间的日本近代化做一系列截图,拼在一起来证明:近现代日本是一个被国际化、欧洲化潮流重塑的国家,而这也恰好是欧美史学界对于近现代日本的
作者:萧西之水 伊恩·布鲁玛《创造日本》给1853年至1964年之间的日本近代化做一系列截图,拼在一起来证明:近现代日本是一个被国际化、欧洲化潮流重塑的国家,而这也恰好是欧美史学界对于近现代日本的
作者:吕嘉健 一.“小日本”并不小 我在日本旅行的时候,坐在旅游大巴上,沿着逶迤的公路,从北向南观赏,穿过深山密林,绕过日本最大的淡水湖琵琶湖,首先感到日本的高速公路实在是狭窄,仅仅容得下两辆车双向
作者:青树明子 春节已顺利过去。今年也有很多中国人来到日本。作为一个日本人,我发自内心表示感谢。 很多日本媒体报道了中国人在日本过春节的情形,但今年从“爆买”向“体验”的过渡似乎逐渐明显。据说时下的
一起看看日本处处流露的细节之美,感受一个国家无微不至的温度。 作者: 山鸡哥,库索 食 1、 吃日本料理,盘子多;吃日式快餐,格子多。一盘一格一菜,味纯正,不串味。火车便当也如此。 2、 日本孩子不
作者:吕嘉健 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 费孝通《乡土社
作者: 李永晶 日本自民党这个被称为广义“一党制”下的政党,为何能出色地将日本引向现代化的正确轨道?为什么如此强势的政党没有必然发生世界史中屡见不鲜的独裁与腐败?在国民眼中,政党乃至政治家又无非是他
作者:张石 唐·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云:“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这就是“落井下石”这个成语的来源,意思说:有人遇到一点蝇头小利
19世纪的日本明治维新,彻底改变了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国的命运。同样是位于东亚的大国,中国的改革维新起步虽早,但道路更为曲折,且充满了暴力。而日本打开国门,以及融入世界的方式相比中国则确实更为顺畅—
作者:大道 荣升 一个视频片段中,日本NHK电视台在街头采访日本青年观众,问“你愿意为国而死吗?”所有的被采访者几乎都说出了类似“不会”的言论,最狠的说法是“要人家为它而死的国家,就让它灭亡好了”。
作者: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1979年哈佛大学傅高义(Ezra Vogel)教授在美国出版了题为《日本第一:对美国的教训》的著作。这本书马上被翻译成日文,于1980年出版。在日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