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第一性:刺激、救济与福利
文/刘远举 一 刺激、救济、福利、基建,都是财政出钱。 刺激的目的是让人有动力去工作,去投资。救济,要拯救一个人于困顿与危机之中。福利,某种程度上,是解决后顾之忧,拉平差距,最终让人舒适地“躺平”。
文/刘远举 一 刺激、救济、福利、基建,都是财政出钱。 刺激的目的是让人有动力去工作,去投资。救济,要拯救一个人于困顿与危机之中。福利,某种程度上,是解决后顾之忧,拉平差距,最终让人舒适地“躺平”。
文/王大垂 2024年9月18日清晨,一位十岁男童在上学路上被陌生人以刀具突袭,最终在次日凌晨伤重不治离世。这个可怜的孩子在临终之际恐怕都无法理解,他之所以成为袭击者挑选的对象,很可能因为他是个日本
文/李厚辰 在经济快速下滑的时候,我想政治致郁的大时代才正刚刚开始。 政治致郁是大家都了解的概念,我想阅读这篇文章的人也许已经经历了漫长的政治致郁史,这已然不是新鲜事。但我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简
文/徐贲 2014年1月12日,”文革”标杆人物宋彬彬在北京师大女附中(现”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向”文革”中受到伤害的老师和
文/刘军宁 多数的暴政自由的国家未必尽是民主的国家,而民主的制度也未必不会妨碍自由。 历史上有许多自由的国家,但其公民对政治的参与却受到严重的限制。 自由与民主,尽管是同为世人所追求的两个目标,但却
文/刘守刚 19世纪的中国人在与西方人打交道时有一个强烈的感受,那就是与崇尚道义的自己相比,西方人似乎特别重视利益。时至今日,我们知道,是否重利并不是中西之别,而是古今之分,即当时的中国仍处于传统社
文/任剑涛 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发展的长远与全局问题。现代国家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是一个呈现国家兴衰界限的关键问题,国无远虑,必有近忧。人们常常着眼于国家战略的成功性个案,而忘记了国家战略的失败性个案。为
文/刘守刚 向现代国家的转型,动力蕴含于每一个国家自身;但是转型的路径和时机,各国的表现自然不同。上一篇在叙述西方向现代国家转型时,似乎显示出某种历史必然性与一体性。可对巴林顿·摩尔(1913—20
文/YUVAL NOAH HARARI 民主是一种对话。这个制度的功能和存活取决于可用的信息技术。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里,没有让数百万人进行大规模对话的技术。在世界进入现代之前,民主只存在于罗马和雅典
文/刘瑜 一 关于什么是好的政治、什么是坏的政治,一百个人可能就有一百个看法,不同阵营之间甚至常常为此争得你死我活。然而,对于什么是好的人性、什么是坏的人性,却一定程度上存在”普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