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晖:如此仇恨为哪般?
文/秦晖 大灾难的形成机制 与那些“封建”文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以后中国历史的明显特征就是它的大盛大衰。承平之时,“秦制”不像“封建”那样领主林立多内耗,因而可以多次取得“大国崛起”的成就。英国经
文/秦晖 大灾难的形成机制 与那些“封建”文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以后中国历史的明显特征就是它的大盛大衰。承平之时,“秦制”不像“封建”那样领主林立多内耗,因而可以多次取得“大国崛起”的成就。英国经
文/秦晖 明朝的末代皇帝——以其年号而被称为崇祯帝的明思宗朱由检,在我国历史上的历代亡国之君中,是最受后世舆论同情乃至赞扬的一个人。 清代纂修的《明史》称颂他“承神(宗)、熹(宗)之后,慨然有为。即
1368年,朱元璋创建明朝、立八股文;但丁《神曲》诞生已60年,薄伽丘写完了《十日谈》,西欧人开始觉醒。 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废相权;英国大宪章发布逾170年,已确立私有财产和人身自由不可
文/刘刚 倭国自有独立心 真正的“唐化”,是隋炀帝开的头,但日本人认同的却是唐朝。 唐与日本,从未有过正式的外交,遣唐使滔滔而来,遣日使却绝迹了。以“天可汗”自居的大唐皇帝,带着傲慢与偏见,躺在天朝
文/程美东 甲午之痛让中国人久久挥之不去。虽然时间过去了快120年,但甲午战败给中国带来的耻辱和悔恨依然充满着很多中国人的心头。这样局面的形成,主要不是因为中国人心胸不够宽广,而是自甲午以后日本对于
作者按:我在《文史哲》创刊七十周年纪念会上,以“在文明互鉴中焕发真正的文化自信”的标题,作了十五分钟的主旨发言,此后,我对发言稿作了进一步充实扩展,增加了一些历史资料,写成这篇文章。 文/萧功秦 只
有本书叫做《科学的故事》,作者是清华大学教授吴国盛。里面有不少有意思的观点。 关于科学的诞生,开篇第一句话是——“科学不是技术。” 科学和技术有很大的差别,如果分不清这一点的话,就很容易得出“古代中
【摘要】清乾隆朝河南学政林枝春奏准禁毁三教堂。在乾隆帝的首肯下,三教堂案逐渐演化为一场由上至下的全国性清查运动,并留下较为完整的有关档案。近年来,学界在华北各地的田野调查中,相继发现大量有关三教堂的
文/杜泽逊 今天一早来到校经处,同学们已放假,赵启蒙君仍在用功。他问我,《永乐大典》引用《史记》,会不会用的是几部残书,因为《大典》引用的《史记》似乎是拼凑的,并非单一版本来源,从明初的《文渊阁书目
文/易中天 普里戈任死了,不禁让人想起韩信。 当然,瓦格纳组织这位创始人乘坐的飞机为什么会发生事故,我们不清楚,也不敢妄测。联想到韩信,也可能是妄想。 不过,韩信这人,还是值得一说的。 他是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