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雍乾“盛世”背后:18世纪清朝的三重均衡态
文/李怀印 18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过去人们言及盛世,多把它当作一种历史叙事,侧重历朝的文治武功。这里则将其视为一种独特的历史现象加以探讨,侧重剖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各种支撑
文/李怀印 18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过去人们言及盛世,多把它当作一种历史叙事,侧重历朝的文治武功。这里则将其视为一种独特的历史现象加以探讨,侧重剖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各种支撑
文/刘刚 清初有一波人口红利 乾隆时,中国有两个主要贸易国,英国最大,其次俄国,一南一北,正所谓“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缕”。 南口广州,北岸恰克图,从南到北,对中国形成通商压力,而清初诸帝,自“
文/胡晓明 一 “让唐诗回归唐朝”,这是陈尚君教授《唐五代诗全编》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学术思想。他所强调的“搜辑全备、注明出处、讲求用书及版本、备录异文、甄别真伪互见、限定收录范围、作者小传及作品考按
文/祝兆平 一 伊藤博文作为日本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是日本明治维新最主要的元老之一,被称为明治宪法之父。在明治维新之后,他曾经四次组阁,是日本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大臣、枢密院议长、贵族院院长。在他担任总理
文/胡河清 金庸的新派武侠小说不同于传统武侠小说的特色之一,在于它呈示了一个完整而独特的情感系统。 按照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任何一种情感形态都不能完全游离于文化传统对于民族心理的先验规定之外。金庸
文/刘刚 乾隆难以承受英国的敬意 英使厚礼来访,对清朝政府提了哪些要求? 显然,英国有了越来越大的胃口,崇祯时期,跟明朝签的条约,提都不愿提了。那时,葡、荷两国抢了先手,它后来,只能比对着葡、荷提要
文/老牌恶棍 1403年,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等人修编类书,要求“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4年之后,永乐大典定稿,朱棣亲
文/萧功秦 由于这种封闭状态下的文化自信与文化优越感,使中国的皇帝到臣民,都对外部世界的知识极度缺乏,由此造成的文化误判与战略误判,又进一步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这里可以讲一件当今绝大多数中国人很少知
文/吴思 东汉中平二年农历二月己酉(公元185年3月28日),皇都洛阳的南宫起火。这场大火烧了半个月,烧掉了灵台、乐成等四座宫殿。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洛阳的皇宫说:”两宫遥相望,双阕百余尺。
文/阜成门六号院 在人类的冲突中,“站在文明一边”的立场,看似充满了道德合理性,其实不尽然。有且仅有文明本体受到侵犯,行使自卫时,我们这样说才是合乎正义的,比如二战时盟国抵御法西斯的战争。其他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