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异的愿景:美国要成为怎样的国家?
作者:重木 2018年11月23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接受CNN采访时表示,他和现任总统特朗普对美国的愿景截然不同。在他看来,美国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其“渴望成为一个成功的、多元化的、多民族的国家”。当
作者:重木 2018年11月23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接受CNN采访时表示,他和现任总统特朗普对美国的愿景截然不同。在他看来,美国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其“渴望成为一个成功的、多元化的、多民族的国家”。当
作者: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二战之后,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近几十年里,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国内充满着各种美国衰落、中国挑战美国的“危机论”。但是,美国到底有危机吗?实际上
作者: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今年是新加坡莱佛士开埠200周年,各方进行着一些非常有意义的纪念活动。对新加坡来说,其意义在于认识过去、了解今天和知晓未来。 不过,历史地看,莱佛士开埠
来源:公众号-上海美国研究 1981年,17岁的苏州少年朱锋机缘巧合地开始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学习。彼时,中美两国之间交往正变得日益活跃。北京大学里的中美学术交流氛围浓厚,令他认识到美国
本文是蓬佩奥在开罗的美国大学的演讲(2019年1月10日),译自美国国务院官网 英文标题:A Force for Good: America Reinvigorated in the Middle
作者:邵宇 陈达飞 异质性不是文明冲突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但是,一旦文明的交流变成追逐权力的辅助性手段,或者只是权力冲突的伴生现象,那么,它也必然以一种“血与火”的暴烈形式展开。 工业革命之
作者:张维迎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对西方世界一直有一种怨恨情结。理解这一点,对理解当今的中美关系非常重要。 当然,怨恨情结,并非中国人特有。在世界近代史上,许多后起民族都对先发达起来的国家产生过怨
作者:刘能冶(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法学院高级讲师) 2018年12月26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发表声明,正式宣布日本退出《国际管制捕鲸公约》(以下简称捕鲸公约)。同时,日本政府宣布,自退约生效之
作者:郑永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西方民主已经经历了从传统的“共和民主”向当代的“大众民主”的转型。早期的民主是精英民主,即少数人的民主,或者少数人之间的“共和”。但自197
作者:伟达(国际文化战略研究和咨询专家) 所谓“不兼容”原本是个技术概念,特指系统之间由于标准和规格的差异,导致无法相互正常协调运作,其结果是增加产品和服务的成本,难以大规模开发合作业务,阻碍形成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