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当代“复古”与“五四运动”再反思
作者: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今年迎来了“五四运动”100周年。自上世纪90年代以降,人们一改以往每年都会高调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做法,不仅越来越“低调”,而且在学术和政策领域出现
作者: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今年迎来了“五四运动”100周年。自上世纪90年代以降,人们一改以往每年都会高调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做法,不仅越来越“低调”,而且在学术和政策领域出现
(本文是作者在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论坛上的发言) 作者:王也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在“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三种说法中,“五四新文化运动”说,因
作者: 黄屏(哲学学者、回响工作室内容总监) “自由”这个现代词汇用起来,有时候让人觉得词不达意。西人有《论自由》、《论出版自由》,有《自由选择》、《逃避自由》,还有“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作者:郝建(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访问学者、电影学教授) 又到奥斯卡颁奖季,咱这里的许多大牌学者和高端观众又在念叨,说好莱坞也有主旋律,我烦透了这句台词。 好莱坞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没有主旋律,它的伦理观念
作者:许倬云 杨庆堃先生讨论中国人的宗教时,曾将建制性的宗教放在一边。其实在这一方面,中国近代百年来,也未尝没有值得注意的现象:建制性宗教的世俗化。人生在世,忧愁烦恼、苦多乐少,不得已时寻求解脱,大
作者:陈行之 1 严格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仅只是一种生物状态或者社会状态的描述,并不包括价值判断。然而它也像任何理论一样,不可避免会被人们用来作为武器,宣传某种学术观点或立场,并经常结出
作者:刘远举 《绿皮书》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影片,但争议随之而来。 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1962年,久负盛名的黑人爵士乐手唐•谢利到美国南方进行巡演,出发前雇用了意大利裔美国人托尼•利普当他的司机兼保
作者:萧西之水 伊恩·布鲁玛《创造日本》给1853年至1964年之间的日本近代化做一系列截图,拼在一起来证明:近现代日本是一个被国际化、欧洲化潮流重塑的国家,而这也恰好是欧美史学界对于近现代日本的
(本文是作者于2014年12月2日在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的讲演) 作者:吴国盛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首先让我感谢卡尔·米切姆(Carl Mitcham)教授的邀请,让我有机会来到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的讲
作者:吕嘉健 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 费孝通《乡土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