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贲:中国社会为何普遍粗鄙化?(附《中国周刊》专访)
文/徐贲 现今社会中有不少人似乎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流行病,那就是变得越来越要面子,但却又越来越粗鄙。这是由于“荣誉”与“不荣誉”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甚至荡然无存。 不久前,某艺人母女三人在江苏教育
文/徐贲 现今社会中有不少人似乎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流行病,那就是变得越来越要面子,但却又越来越粗鄙。这是由于“荣誉”与“不荣誉”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甚至荡然无存。 不久前,某艺人母女三人在江苏教育
文/萧功秦 一 不久以前,我们去看一位从美国回上海探亲的朋友。这位和我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二十年前赴美国留学,他谈到多年以来在美国生活,感触最深的是,在美国的中国人的生活追求,与西方人相比,有一个相当
文/韩明睿 今年梁建章的新书《人口战略:人口如何影响经济与创新》出版。就在不久之前,中国人口迎来了历史性拐点。人口总量经历几十年的增长之后,开始减少。第一人口大国的位置现在也已易主。据联合国估算,印
文/程美东 甲午之痛让中国人久久挥之不去。虽然时间过去了快120年,但甲午战败给中国带来的耻辱和悔恨依然充满着很多中国人的心头。这样局面的形成,主要不是因为中国人心胸不够宽广,而是自甲午以后日本对于
文/刘瑜 一 关于什么是好的政治、什么是坏的政治,一百个人可能就有一百个看法,不同阵营之间甚至常常为此争得你死我活。然而,对于什么是好的人性、什么是坏的人性,却一定程度上存在“普世价值”—一般来说,
文/黛布拉·萨茨[美] 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就是,从债役、契约奴役和强迫工作的制度,过渡到了具有形式自由的契约劳工制度。50年前,人们可能认为,正如主佣契约和奴役在工业化国家中的衰落一样
文/刘瑜 在近现代社会,常常是观念的变迁引发制度的变迁——事实上,观念的力量如此强大,它甚至可能突破经济利益的考虑、暴力机器的压制、国际格局的约束,撬动制度的变化。可以说,观念对于制度,具有一种引力
文/罗翔(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近年来,我国犯罪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严重暴力犯罪占比、重刑率持续下降,轻罪案件比例、轻刑率稳定上升。同时,刑事立法也规定了大量的轻罪——一般认为,三年有期徒刑是轻、重罪的
作者按:我在《文史哲》创刊七十周年纪念会上,以“在文明互鉴中焕发真正的文化自信”的标题,作了十五分钟的主旨发言,此后,我对发言稿作了进一步充实扩展,增加了一些历史资料,写成这篇文章。 文/萧功秦 只
文/周晓虹(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 1993 年,费孝通先生在体察到巨大的社会变迁所带来的中国人精神世界的起伏与嬗变时,就倡导要养成一种“安其所,遂其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