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许成钢:我的自学生涯
本文节选自澎湃新闻2019年1月刊发的对许成钢教授的专访文章。 作者:许成钢(口述) 澎湃新闻记者柴宗盛(采访整理) 我的自学是从幼年开始的。 所谓自学,实际是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本文节选自澎湃新闻2019年1月刊发的对许成钢教授的专访文章。 作者:许成钢(口述) 澎湃新闻记者柴宗盛(采访整理) 我的自学是从幼年开始的。 所谓自学,实际是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背景 过去50多年一直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的谢淑丽(Susan L. Shirk)对中美间贸易问题颇有观察。与其他中国观察者相比,谢淑丽曾在克林顿政府担任主管亚太事务的助理副国务卿(1997-2000
作者:郑志刚 演员翟天临“学位门”事件再次激发了公众和媒体对国人热衷追求高学位现象背后深层次原因探究的热情。应该说,在中国,热衷于通过在职学习方式获得与他们目前从事的职业也许有关但并不太大的博士头衔
作者: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这么多年来,苦恼着中国政界、学界、商界和普通民众的,莫过于“股市”和“房市”了。各界不知动用了多少人财物力来应付这两市,但大多都是事倍功半,两市不仅没有
(本文是作者于2014年12月2日在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的讲演) 作者:吴国盛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首先让我感谢卡尔·米切姆(Carl Mitcham)教授的邀请,让我有机会来到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的讲
作者:颜雪明 我住的小区门前新修了一条路,绿化、灯光、划线都很漂亮,但路面上布满了井盖,每一个井盖汽车轧上去就会咣当一声巨响。临街的居民苦于噪音干扰,自发地用废旧轮胎皮垫在井盖下边,又产生了安全隐患
(本文为作者在2018年12月11日在一个论坛上的演讲。发表时作者做了个别字句的修改。) 作者:孙立平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今天这个盛会,按照道理来说,我也是经观的最早的作者。经观一创办,我就在经观写专
作者: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今年是新加坡莱佛士开埠200周年,各方进行着一些非常有意义的纪念活动。对新加坡来说,其意义在于认识过去、了解今天和知晓未来。 不过,历史地看,莱佛士开埠
本文为旧文,节选自2008年《科学时报•大学周刊》记者对许章润教授的采访 许章润: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大学作为知识公民安身立命的居所,其重要职能之一就是要养成现代公民。现代公民的培养是大学的一个重要
作者:盛洪 贸易与文明,这两个主题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正处在贸易战背景下,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团最近刚到北京来,大家都在关注能不能达成一项双方都满意的协议。 为什么“文明”非常重要?因为人类文明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