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问题与实质
作者: 岳健勇 能否在尽可能有利的国际条件下构建起有效的国家创新体系,是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真正关键所在。中国何以破局?依笔者个人浅见:破除全球化迷思,抑制“大跃进”冲动,以及重塑国家角色。 一、中美
作者: 岳健勇 能否在尽可能有利的国际条件下构建起有效的国家创新体系,是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真正关键所在。中国何以破局?依笔者个人浅见:破除全球化迷思,抑制“大跃进”冲动,以及重塑国家角色。 一、中美
作者: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正在进行中的中美贸易战,中国暴露了怎样的弱点?这是一个人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因为美国(和西方)看到了中国的弱点,就会对中国变本加厉。很显然,中国如果不能尽
作者:吴国盛 先讨论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科学出现在希腊?以前有很多非常庸俗的看法,科学和技术不分,以为科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混饭吃,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要吃饭,只要吃饭就要搞科学,所以把科学看作是和人类相关
作者:观察者网 马力 根据对话视频整理 2018年11月6日至7日,彭博创新经济论坛(Bloomberg New Economy Forum)在新加坡举行。在随后进行的”对话基辛格:全球
作者:吕嘉健 一 最近重庆公交车失控坠江的惨案使全体中国人再度愤而慨之了!网评者都百思不得其解:肇事的刘姓女人据说一向与邻居和亲友都挺和气的,怎么在公交车上就克制不住地爆发出那么小题大作且野蛮的恶劣
作者:郑永年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从1978年到2018年,中国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变,令人眼花缭乱。如何度量和评价所发生的变化,是一个可讨论的问题。在一些人看来是积极的变化,但在另一些人看来则
作者: 村山宏 媒体的责任除了报道真实外,还包括批评虚假信息和假新闻,避免假消息在社会上扩散。重视科学思考应当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如果单纯地将探索科学的任务寄托在部分专家身上,也无法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
作者: 王缉思 一个成功的、令人向往的国家应当是:第一,没有严重的外部和内部的安全威胁,国内政治稳定,暴力犯罪率低;第二,国家和民众都比较富裕,经济稳步增长;第三,国家有相对统一的信仰体系、道德准则
作者:张云来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日本首相七年来首次对中国的正式访问,双方签署了一系列的合作文件。据报道,明年中国领导人将访日,这将为已经逐步走上正常轨道的中日关系带来新的推力
作者:强世功 在1949年完成的经典之作《极权主义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1951年出版)中,阿伦特(Hannah Arendt)试图揭示一种与传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