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嘉健:逆反心理与隐形的报复
作者:吕嘉健 人类的大量行为都可以用逆反心理解释…对两岁的孩子和十几岁的青少年而言,逆反心理贯穿多种体验和经历,而且总是狂躁有力的。而对我们其余大多数人来说,逆反的能量是平平静静,隐藏起来的。 ——
作者:吕嘉健 人类的大量行为都可以用逆反心理解释…对两岁的孩子和十几岁的青少年而言,逆反心理贯穿多种体验和经历,而且总是狂躁有力的。而对我们其余大多数人来说,逆反的能量是平平静静,隐藏起来的。 ——
作者:陈枫 众所周知,拿破仑曾经有一段话广为流传,即“中国是头睡狮,当它醒来,世界都会为之发抖。”虽然,许多西方当代学者曾遍翻与拿破仑有关的原始资料,并未发现相关的法文或者其他语言的一手资料证实拿破
作者:王铁群 2017年3月20日早晨,美国著名银行家、慈善家大卫•洛克菲勒在纽约家中离世,享年101岁。北京协和医院发文纪念: “洛克菲勒家族最大一个海外慈善项目就是在20世纪初的中国建立北京协和
作者:陈行之 1 写下标题才想起应当查一查“氛围”是什么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周围的气氛和情调。”并且举例说:“人们在欢乐的氛围中迎来了新的一年。”面对这个解释我有点儿沮丧,首先,我觉
作者:许成钢(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 1919年5月4日,中国学生在北京游行示威,抗议中国政府签署对日屈辱条约。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罢课、罢工、罢市,以至冲击文化、思想、社会的运动,史称“五四运动”。
作者:徐瑾 2019年,欧美名校招生中丑闻引发不少关注。 其实,这只是一些常青藤学校招生内幕一角。一些精英学校招生,即使做到没有舞弊,本身也绝不是绝对平等的,成绩之外还有其他多重考虑。比如2018年
作者: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今年迎来了“五四运动”100周年。自上世纪90年代以降,人们一改以往每年都会高调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做法,不仅越来越“低调”,而且在学术和政策领域出现
(本文是作者在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论坛上的发言) 作者:王也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在“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三种说法中,“五四新文化运动”说,因
作者:徐瑾 宋代是一个矛盾的时代。 前人感叹读宋史常流泪。明代王夫之曾经批判“陋宋”,国史大家钱穆更是表示汉唐宋明清中,宋是“最贫最弱”的一环,“从政治制度上看来,也是最没有建树的一环”。与此同时,
作者: 黄屏(哲学学者、回响工作室内容总监) “自由”这个现代词汇用起来,有时候让人觉得词不达意。西人有《论自由》、《论出版自由》,有《自由选择》、《逃避自由》,还有“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