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廷顿的10大预言——重温《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作者:原力 1993年夏,美国《外交》杂志发表了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全世界广泛而激烈的争论。 文中首次提出”伊斯兰世界到处是流血的边界”
作者:原力 1993年夏,美国《外交》杂志发表了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全世界广泛而激烈的争论。 文中首次提出”伊斯兰世界到处是流血的边界”
作者:许章润 一、“封建制度建立了近代国家的基础” 晚近三百年的全球现代转型,在法政层面,其宗旨,其任务,不外“建设现代国家”。其间约分两层,而第次伸展提澌。一是完成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实现从朝代国家
作者:许倬云 杨庆堃先生讨论中国人的宗教时,曾将建制性的宗教放在一边。其实在这一方面,中国近代百年来,也未尝没有值得注意的现象:建制性宗教的世俗化。人生在世,忧愁烦恼、苦多乐少,不得已时寻求解脱,大
太平天国是一场叛乱还是革命?外国势力的角色作用如何?历史是国人的宗教。如何跳出以中原为核心的正统叙事? 作者:徐瑾 唯有在对比之中,历史才充满了探索的可能性。 在清宫戏的流行中,大家惊讶于乾隆是华盛
作者:陈行之 1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孤独群体。 正义时代孤独的是不正义的人;反过来说,不正义时代孤独的是正义的人。 我习惯将正义者称之为思想者,一种用信念作为精神支撑活着的人。 2 孤独者或者说思
[英]顾若鹏 著 夏小倩 译 日本当地的汤面餐馆通常被称为“拉面屋”或“拉面店”,在城乡餐饮市场中占有主导地位。千奇百怪的统计数据层出不穷,不过根据业内人士得出的结论,人们在外用餐选择的所有料理品种
作者:熊培云 我常把读书的乐趣融于人的历史。在所谓人的历史中,读传是条捷径——传记 “浓缩人生精华”。你甚至只需几个小时,就能把一个人看进了坟墓,想像他在坟墓中仰卧起坐,唉声叹气。茔墓之外,我们在逝
作者:刘荻 春节期间,刘慈欣小说《流浪地球》改编的同名电影大受欢迎。这部电影我没有看,不过在网上看到一段刘慈欣和江晓原的对话,大意是刘慈欣问江晓原,如果世界末日来临,只剩下咱俩和一位美女,咱俩只有吃
作者:许章润 小说《长日将尽》(The Remains of the Day)的主题是尊严,通篇沉吟于此,低回徘徊。而铺陈这一沉重主题的,则为一个爱字,包括男女情爱、家国忧思与普世怜悯,以及主仆间的
作者:陈奎德 在中国,提到胡适,就必然想到自由主义;而提到自由主义,也必然会想到胡适。胡适是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中枢人物。 胡适的自由主义的伦理基地是个人主义。其思想基础早在“五四”运动以前就已经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