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培云:错过胡适一百年
作者:熊培云 我常把读书的乐趣融于人的历史。在所谓人的历史中,读传是条捷径——传记 “浓缩人生精华”。你甚至只需几个小时,就能把一个人看进了坟墓,想像他在坟墓中仰卧起坐,唉声叹气。茔墓之外,我们在逝
作者:熊培云 我常把读书的乐趣融于人的历史。在所谓人的历史中,读传是条捷径——传记 “浓缩人生精华”。你甚至只需几个小时,就能把一个人看进了坟墓,想像他在坟墓中仰卧起坐,唉声叹气。茔墓之外,我们在逝
作者:刘荻 春节期间,刘慈欣小说《流浪地球》改编的同名电影大受欢迎。这部电影我没有看,不过在网上看到一段刘慈欣和江晓原的对话,大意是刘慈欣问江晓原,如果世界末日来临,只剩下咱俩和一位美女,咱俩只有吃
作者:许章润 小说《长日将尽》(The Remains of the Day)的主题是尊严,通篇沉吟于此,低回徘徊。而铺陈这一沉重主题的,则为一个爱字,包括男女情爱、家国忧思与普世怜悯,以及主仆间的
作者:陈奎德 在中国,提到胡适,就必然想到自由主义;而提到自由主义,也必然会想到胡适。胡适是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中枢人物。 胡适的自由主义的伦理基地是个人主义。其思想基础早在“五四”运动以前就已经奠定
作者:李伟 在一个不断两极化和激进化的社会中,胡适试图去寻找一条超越阶级斗争,和平独立的发展道路。然而,时代偏偏无法给他一个正面求证的机会,他也无力给自己创造任何机会。 胡适的“非典型性” 胡适的一
作者:重木 2018年11月23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接受CNN采访时表示,他和现任总统特朗普对美国的愿景截然不同。在他看来,美国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其“渴望成为一个成功的、多元化的、多民族的国家”。当
19世纪的日本明治维新,彻底改变了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国的命运。同样是位于东亚的大国,中国的改革维新起步虽早,但道路更为曲折,且充满了暴力。而日本打开国门,以及融入世界的方式相比中国则确实更为顺畅—
作者:盛洪 如果读者不同意这个题目,那一定是没有读过库朗热的《古代城邦》。大多数中国读者在近代以来接受了太多的有关中国与西方如何不同的观念;既然从来不同,何谈分道扬镳?其实他们只是忘了,人类R
作者:杜君立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年底,刚刚复刊的《东方杂志》在主编胡愈之的策划下,举办了一期“征梦”活动,请全国各界人士谈谈中国的梦想和个人的梦想。活动共收到160多封来信来稿,在接下来的两
作者:常方舟 互联网技术加持下的文化产业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受众参与面广等特点,伴随网上文娱产业的蓬勃发展,网络视听文化消费悄然兴起,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结构的组成部分。消费行为是一种强有力的社